400-003-5559 EN

新闻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返回
列表

面向自动化生产的机器人PCBA DFM(可制造性设计)规则

文章出处:行业新闻 网责任编辑: 东莞市平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阅读量: 发表时间:2025-10-10 22:18:45

面向自动化生产的机器人PCBA DFM(可制造性设计)规则


在工业机器人制造领域,PCBA的可制造性设计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和产品可靠性。平尚科技基于多年自动化生产经验总结的DFM设计规则,通过优化元器件布局和工艺参数,将PCBA的一次通过率提升至99.2%,生产效率提高40%。该规则体系涵盖从设计到制造的全流程,包括元器件间距、焊盘尺寸、布线规范等关键要素,确保设计方案与自动化生产设备匹配。


PCBA自动化


在具体实施中,DFM规则展现出显著效益。某六轴机器人控制板按照平尚科技的DFM规则优化设计后,贴装不良率从3.5%降低到0.8%,维修成本下降60%。通过规范0402及以上尺寸阻容器件的焊盘设计,将立碑发生率控制在0.1%以下;优化BGA器件周围间距至0.5mm,使检测设备能够完整拍摄焊点形态。平尚科技通过建立标准化元器件库,虽然前期投入增加20%,但使设计周期缩短35%,工程变更减少70%。


在布局设计方面,平尚科技制定了详细的规范要求。同类元器件保持统一方向排列,间距不小于0.3mm;高器件与低器件分区布置,避免阴影效应;连接器位置考虑插拔空间,预留不小于2mm的操作间隙。这些规则使自动化设备能够以路径完成贴装,将贴片效率提升至98,000点/小时。


快充40WPCB


针对焊接工艺,平尚科技提出明确的DFM要求。焊盘尺寸按元器件规格标准化,公差控制在±0.1mm;钢网开孔根据焊盘尺寸优化,厚度统一为0.12mm;热容量大的器件增加热导带设计,确保焊接温度均匀性。这些措施使焊接良品率达到99.5%,有效避免虚焊、连焊等缺陷。


在测试设计环节,平尚科技要求预留足够的测试点。功能测试点间距不小于2mm,直径控制在1mm;在线测试点覆盖所有关键网络,间距满足探针要求;高压测试点保持足够间距,避免放电风险。这些设计使自动化测试覆盖率提升至95%以上。


可制造性设计是自动化生产的基础保障。平尚科技通过完善的DFM规则体系,为机器人PCBA提供了可靠的制造解决方案。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注重可制造性的设计理念将成为电子制造行业的重要标准。

热门文章

最新资讯

首页首页 产品中心产品中心 关于我们关于我们 一键呼我一键呼我 backtop回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