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3-5559 EN

新闻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返回
列表

温压一体传感器:TDK硅压阻技术与NTC热敏电阻的融合创新

文章出处:行业新闻 网责任编辑: 东莞市平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阅读量: 发表时间:2025-06-18 19:57:49

温压一体传感器:TDK硅压阻技术与NTC热敏电阻的融合创新


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中,温度与压力的强耦合关系已成为安全监控的核心挑战。平尚科技的研究表明:当温度变化100℃时,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零点漂移可达满量程的8%。通过融合TDK硅压阻芯片与NTC热敏电阻的创新设计,温压一体传感器将温度补偿实时性提升至微秒级,为电池安全构建多维度感知防线。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


分立式传感的局限与融合价值


热应力导致的测量失真

  • 机械结构热膨胀:传感器不锈钢膜片热膨胀系数(17ppm/℃)与硅芯片(2.6ppm/℃)失配,引发150με虚假应变

  • 压阻系数温漂:硅 piezoresistor 温度系数达-0.3%/℃,导致灵敏度衰减

  • 介质特性变化:锂电解液黏度在-20℃增至常温的30倍,压力传递延迟达800ms


测量失真


融合方案核心优势

  • 空间一致性:测温点与测压点距离缩至0.6mm(比分立式缩短95%)

  • 时间同步性:温度压力信号同步采集延迟<1μs

  • 成本集约化:减少50%线束与接插件


TDK硅胶芯片


TDK硅压阻芯片的技术突破


三维微结构设计

  • 双岛膜片结构:4μm厚度的SOI硅膜上集成惠斯通电桥,破裂压力>10MPa

  • 应力集中梁:通过U型微梁将应变放大3.8倍,灵敏度达45mV/V/MPa

  • 温度自感知:芯片内集成铂电阻(TCR=3850ppm/℃),测温精度±0.5℃


车规级强化工艺

  • 阳极键合封装:硅-玻璃界面气密性达10⁻⁸Pa·m³/s

  • 纳米疏液涂层:氟硅烷自组装膜接触角>120°,防电解液渗透

  • 金凸点倒装焊:焊点高度15μm,抗机械冲击>5000G


贴片热敏电阻


NTC热敏电阻的精准补偿


梯度温度场感知

在传感器探头顶端部署 微型NTC阵列

  • 四象限布局:4颗0402封装NTC构建3D温度梯度模型

  • 快响应设计:20μm热敏层热时间常数仅80ms

  • 宽温域线性:-40℃~150℃区间B值精度±1%


三级动态补偿算法

平尚科技开发 温压解耦引擎


零点漂移补偿

 // α=-2.5e-4/℃, β=1.8e-6/℃²


灵敏度温度校正

sensitivity = base_sens * (1 - 0.0032*(T-25));

介质特性补偿

依据温度-黏度数据库修正压力响应延迟


平尚科技文章lgo


平尚科技的融合创新


多层异构集成

  • 硅穿孔垂直互联:在TDK芯片上激光打孔(Φ30μm),实现NTC信号直连

  • 低温共烧陶瓷基板:12层Al₂O₃基板集成调理电路,热膨胀系数匹配硅芯片

  • 应力隔离结构:有机硅凝胶缓冲层吸收90%封装应力


车规级验证数据

通过AEC-Q103认证的传感器表现:


AEC-Q103认证的传感器


智能驾驶系统的关键应用


电池包安全监控

  • 热失控早期预警:在温度120℃+压力0.2MPa组合阈值时触发报警,较纯温控方案提前18秒

  • 析锂压力检测:充电末段0.05MPa的微压波动识别析锂风险,精度达98.7%


空气悬架控制

  • 阻尼力实时优化:依据减震器油温(-30~130℃)动态调整压力控制参数

  • 载荷估算补偿:消除温度导致的气囊刚度变化误差,载荷估算精度达±1.2kg


在平尚科技的万级洁净车间,激光干涉仪正以纳米精度校准硅膜应力分布。当温度与压力的物理耦合被转化为电信号的数学解耦,当每一度温升与每千帕压力都在微米级空间内同步感知——三电系统的安全边界,终于拥有了跨越热力学极限的守望者。

热门文章

最新资讯

首页首页 产品中心产品中心 关于我们关于我们 一键呼我一键呼我 backtop回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