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3-5559 EN

新闻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常见问题
返回
列表

仿生机器鱼动力突破:微型化贴片电感驱动尾鳍电机

文章出处:常见问题 网责任编辑: 东莞市平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阅读量: 发表时间:2025-08-24 00:56:41

仿生机器鱼动力突破:微型化贴片电感驱动尾鳍电机


当仿生机器鱼在珊瑚丛中穿梭时,尾鳍电机0.1秒的响应延迟可能导致避障失败——平尚科技的0201微型电感正以98%的转换效率,在方寸之间释放澎湃动力。


某海洋观测项目的仿生机器鱼因驱动电路体积过大导致动作僵硬,平尚科技纳米晶复合电感通过材料与结构创新,将驱动模块体积缩小60%,使机器鱼尾鳍摆动频率达到5Hz的自然状态。这场发生在毫米尺度上的动力革命,正在重新定义水下机器人的运动性能。


仿生机器鱼


微型电感的技术突破

仿生机器鱼对驱动电路有三重严苛要求:必须承受20A/μs的电流变化率以确保瞬时爆发力,体积需控制在1cm³内以留出更多传感器空间,同时要在盐水环境中保持长期稳定。平尚科技采用纳米晶/铁氧体复合磁芯,通过多层薄膜沉积工艺将磁芯厚度降至0.3mm,饱和磁感应强度保持1.2T;采用三维绕线技术将铜线间距压缩至15μm,使电感值密度达到220nF/mm²;表面涂覆聚对二甲苯防护层(厚度8μm),经盐雾测试1000小时后性能衰减<2%。当机器鱼需要突然加速时,电感可在0.2ms内提供20A峰值电流,确保尾鳍产生足够推力,同时将温升控制在15℃以内。


贴片电感23 - 副本


水下世界的灵动表现

珊瑚礁监测机器鱼(长度28cm):
搭载微型电感驱动系统后,尾鳍摆动幅度达到120°,游速提升至1.8节(较传统方案提高40%),连续工作时间延长至6小时。在狭窄珊瑚丛中穿梭时,系统响应延迟仅0.08秒,成功规避了97%的碰撞风险。水下管道检测机器鱼表现
更要好:在强磁场干扰环境下,电感的屏蔽效能使信号误码率降至0.5%,成功完成了长达8公里的海底管道巡检任务。


可靠性验证与优化

所有电感通过200万次疲劳测试,电感值变化<3%;采用自动光学检测确保焊接良率达99.99%;提供定制化绕线方案,满足不同鱼体构型的动力需求。

贴片电感系列(1)


从珊瑚礁监测到海底管道巡检,平尚微型电感已在3200尾仿生机器鱼中累计完成18万公里航行。当机器鱼在暗流中灵活转向时,其驱动板上的纳米晶磁芯正以98%的效率,将电能转化为优雅的游动姿态

这些突破尺寸限制的动力核心,用5Hz的摆动频率重现了鱼类的自然运动。平尚科技正与海洋研究机构合作,将技术扩展至群游机器鱼项目,让机器鱼群能够像真实鱼群那样协同运动。

热门文章

最新资讯

首页首页 产品中心产品中心 关于我们关于我们 一键呼我一键呼我 backtop回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