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加速卡上MLCC与贴片电感协同优化PDN阻抗的策略
在AI加速卡向高性能发展的进程中,电源分配网络(PDN)的阻抗特性直接影响着处理器的稳定性和能效表现。平尚科技针对AI加速卡开发的MLCC与贴片电感协同优化方案,通过精准的阻抗匹配和布局优化,在100kHz-100MHz频率范围内将PDN阻抗控制在5mΩ以下,电压纹波降低至15mV以内,为AI芯片提供清洁稳定的电源供应。该方案采用X7R/X5R系列MLCC与铁氧体电感组合,在-55℃至+125℃温度范围内阻抗变化控制在±20%以内,谐振频率点精准匹配,确保全频段内的阻抗稳定性。
在实际测试中,这种协同优化方案展现出显著优势。对比单一使用MLCC的方案,协同优化后将PDN峰值阻抗从50mΩ降低到8mΩ,电压跌落改善60%。某AI训练卡的电源系统采用该方案后,GPU核心频率从1.5GHz提升到1.8GHz,同时功耗降低12%。平尚科技通过创新性的3D堆叠布局,将去耦电容与电感的距离控制在2mm以内,虽然成本增加30%,但使电源噪声降低45%,系统稳定性提升3倍。
在阻抗优化方面,平尚科技提出多级调谐策略。低频段(100kHz-1MHz)采用大容量MLCC(100μF)提供能量储备;中频段(1MHz-10MHz)使用中等容量MLCC(10μF)配合功率电感;高频段(10MHz-100MHz)采用小容量MLCC(1μF)与高频电感组合。这些方案根据AI芯片的电流频谱特性,提供阻抗匹配效果。
针对不同的AI加速卡平台,平尚科技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对于推理卡,推荐使用0805封装的MLCC和4×4mm电感;对于训练卡,采用0603封装的MLCC和3×3mm电感;对于超算加速卡,则建议使用0402封装的微型元件。所有方案都提供详细的阻抗频率曲线和布局指南,帮助工程师优化PDN设计。
制造工艺方面,平尚科技采用先进的流延成型技术制备MLCC介质层,确保容值精度控制在±10%以内。通过激光修调工艺调整电感参数,将感量偏差控制在±5%以内。产品经过自动测试,包括阻抗特性、谐振频率、温度特性等关键指标测试。
电源完整性是AI加速卡性能发挥的基础。平尚科技通过MLCC与贴片电感的协同创新,为AI加速卡提供了可靠的PDN阻抗优化方案。随着算力需求的不断提升,这种注重电源质量的设计理念将成为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重要技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