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级机器人24V电源模块中,传统插件桥堆1.2V的正向压降会浪费18%的输入能量——相当于让扫地机器人每日减少45分钟续航。平尚科技开发的贴片桥堆(PS-BR系列),通过1.1V@3A的低VF特性与铜柱电极散热技术,为低成本机器人构建高性价比整流方案,同时以进口品牌40%的成本实现85℃环境免散热片运行。
消费机器人AC-DC转换面临核心矛盾:
整流效率黑洞:220V输入时1.2V压降产生3.6W热耗(占输入功率4.5%),需额外散热片增加BOM成本¥1.2
空间热堆积:30×20mm电源板区域温升超35℃,电解电容寿命衰减50%
机械应力失效:振动导致焊点疲劳开裂,传统桥堆失效率>300DPPM
平尚方案采用超薄铜基板(0.8mm)+激光蚀刻电极:
正向压降:1.1V@3A(较常规降低15%)
热阻:8℃/W(自然对流)
振动耐受:通过IEC 60068-2-6(10G/500Hz)
1. 低损耗整流技术
氮化铝陶瓷衬底(热导率180W/mK)快速导散热
动态压降模型:
VF=ΦB + (kT/q)ln(I/AA(平尚ΦB=0.78eV)
实测85℃环境满载时温升仅38℃(竞品>68℃)
2. 极致成本控制路径
成本项 | 平尚方案 | 进口方案 | 降本幅度 |
---|---|---|---|
晶圆工艺 | 6英寸GPP芯片 | 8英寸玻璃钝化 | -30% |
电极 | 激光蚀刻铜基板 | 钼片金属化 | -65% |
封装 | 环氧模压+铜柱引脚 | 陶瓷密封 | -70% |
(GBU-4封装千颗价¥0.55 vs 进口¥1.4) |
3. 热-力协同强化
内嵌式铜柱电极(截面积3.2mm²,载流提升50%)
SnBiAg低温焊料(抗疲劳强度提升3倍)
85℃/85%RH 1000小时测试后失效率<50DPPM
法则1:功率-封装匹配表
机器人功率 | 推荐封装 | 最大电流 | 免散热片条件 |
---|---|---|---|
≤30W | ABS-2 | 1A | 环境≤45℃ |
30-100W | GBU-4 | 3A | 环境≤85℃ |
>100W | GBJ-6 | 6A | 加2cm²铝基板 |
法则2:热设计三要素
铜箔散热:桥堆底部敷设≥4cm²/2oz铜箔(温降8℃)
空气通道:长边平行进风方向(风速1m/s时温降12℃)
热监控点:在桥堆引脚根部布设NTC(精度±1℃)
法则3:经济性验证模型
% 综合成本 = (能耗损失 + 散热成本) + 采购成本% 平尚方案:压降1.1V,千颗¥550;竞品:压降1.3V,千颗¥1400% 30W系统年运行2000小时,电价1元/度:% 年能耗差 = 30×(1.3-1.1)/220×0.8×2000 = ¥4.36% 散热成本节省 = ¥1.2(免散热片)% 千套年收益 = (4.36+1.2)×1000 + (1400-550) = ¥5,560+¥850
法则4:振动防护布局
应力释放:采用泪滴焊盘(应力集中系数降60%)
灌封加固:周边点胶(硬度 Shore A 70)
安装角度:长边垂直振动方向
某扫地机器人案例:电源板故障率从12%降至0.5%,年省维修费¥180,000
当消费机器人在千家万户自主供能时,平尚科技的贴片桥堆正以铜柱电极碾平1.1V压降壁垒,用激光蚀刻压缩70%成本,最终在AC-DC转换的起点处,为每度电能赋予日均¥0.002的整流基因——这正是普惠机器人从“高成本”迈向“可负担”的能源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