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安全(SIL/ASIL)认证对光耦隔离器的特殊要求与实现
在汽车电子系统迈向智能化与电动化的进程中,功能安全已成为不可回避的核心议题。国际标准中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和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SIL)认证,对关键元器件提出了严苛要求。东莞市平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平尚科技)基于工业级技术积累,深耕光耦隔离器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虽未获得车规级认证,但其技术方案为功能安全实现提供了重要参考。
功能安全认证对光耦隔离器的核心要求体现在隔离耐压、共模瞬态抑制比(CMTI)和长期可靠性等参数上。ASIL-D级认证要求光耦隔离器必须承受5000Vrms以上的加强绝缘电压,而平尚科技的工业级光耦目前实现的是3000Vrms隔离耐压,这一参数虽未达到车规标准,但已能满足部分汽车辅助系统的安全需求。在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中,这种等级的隔离能力足以应对常规的电压波动和瞬态干扰。
共模瞬态抑制能力是区分普通光耦与安全级光耦的关键指标。通过ASIL-C认证的光耦通常要求CMTI值不低于100kV/μs,而平尚科技的工业级光耦产品可实现50-75kV/μs的CMTI性能。在车载充电机的隔离通信电路中,这种水平的抗干扰能力可有效抑制功率开关产生的共模噪声,确保采样数据的准确性。相比之下,消费级光耦的CMTI往往低于25kV/μs,在汽车电子环境中容易导致信号失真。
在长期可靠性方面,功能安全认证要求光耦在125℃环境下保持至少15年的稳定运行。平尚科技通过优化芯片结构和封装工艺,使工业级光耦在105℃环境下实现了10万小时以上的使用寿命。以汽车空调控制系统为例,其中的温度传感器隔离电路采用这种光耦后,在-40℃至105℃温度范围内,电流传输比(CTR)衰减可控制在年化3%以内,优于普通产品5-8%的衰减率。
尽管面临认证壁垒,平尚科技通过材料创新和工艺改进,在部分参数上已接近安全认证要求。例如,在光耦的老化测试中,采用新型荧光材料封装的光耦在85℃/85%RH条件下,绝缘电阻保持在10^12Ω以上,接近ASIL-B级要求的10^13Ω水平。这种技术在汽车仪表盘的信号隔离中表现出色,有效防止了因潮湿导致的信号漂移问题。
总体而言,功能安全认证对光耦隔离器提出了明确的技术标杆,平尚科技通过持续优化工业级产品,为汽车电子安全应用提供了可靠选择。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助力国产元器件在功能安全领域实现突破。